Docker运维教程(5)本地镜像制作与Dockerfile
虽然Docker仓库中提供了大量镜像,但是当我们找不到现成镜像或者需要在镜像中满足特定功能时,就需要自己来制作一套镜像。Docker提供了三种制作镜像的方式:docker save/load、docker commit命令和Dockerfile构建文件
一、使用Docker save保存本地镜像
该方式可以直接将本地已经做好的镜像保存好,然后在另外的主机上载入,如下:
docker image save tanglu/centos:v1.1 tanglu/nginx:v14 -o myimages.gz #保存了2个镜像,名为myimages.gz
docker image lode -i myimages.gz #在另外的机器上载入即可,-i=input
二、使用docker commit命令制作(更新)镜像
docker commit命令是创建镜像最直观的方法,也可以说是在一个基础镜像上更新一个新的镜像。整个过程就是运行已有镜像、修改容器、保存容器为新镜像。
下面是一个操作示例,详细记录了在一个全新Centos镜像中安装一个VIM,并且将安装好VIM的容器保存为一个新镜像的过程:
1、运行一个基础镜像
docker run -it centos
2、在该容器中安装vim
yum install vim -y
3、使用commit提交镜像,centos_with_vim是新镜像的名字,加-p可以在打包时先暂停容器,避免数据不一致
docker commit centos centos_with_yum #在centos这个容器基础上生成名为centos_ip的新镜像
4、查看镜像,发现生成新镜像,大小有了显著的变化,如图
三、使用Dockerfile制作镜像
由于docker commit是一种纯手工的制作方式,容易出错,效率也不够高,且无法得知别人镜像中包含了什么东西,有安全隐患。所以官方推荐使用Dockerfile来构建镜像。Dockerfile是一个纯文本文件,里面包含了各类Docker所支持的指令,支持读取系统环境变量。Docker运行时会自上而下去执行Dockerfile中的文件。所以只需要堆叠好相关指令就可以编写一个Dockfile。顺带提一句,在Docker hub的描述页中也是可以看到镜像的Dockerfile的。
1、Dockerfile编写说明与选项介绍
· FROM:该指令必须是Dockerfile中第一个非注释行,用于指定基准镜像,后续的指令都是根据基准镜像所运行。在进行镜像选择的时候官方镜像优先考虑,tag版本尽量固定而不要依赖latest,尽量选择体积小的镜像(推荐使用各个组件的apline镜像,它是一个只有5M不到的完整发行系统)
· MAINTAINER:可选项,用于提供制作者的相关信息。该选项可以使用LABLE代替
· COPY:将Docker宿主中的本地文件复制到镜像中,如果目录不存在则自动创建。这些文件必须和Dockerfile保持同级或是其子目录;如果源文件是目录则会自动复制目录内的文件,而不包含目录本身;目录必须以/结尾
· ADD:作用类似COPY指令,但是支持对压缩包的自动解压和URL路径
· WORKDIR:相当于cd命令,可以指定镜像的工作目录,尽量用绝对路径,如果目录不存在会自动创建
· EXPOSE:为容器打开指定要监听的端口以实现端口映射(docker -p选项的作用),默认为tcp协议,可一次暴露多个端口,只不过宿主机中的端口只能动态绑定。
· VOLUME:在容器启动时自动挂载一个卷实现数据持久化(代替了docker run -v选项),这个卷在宿主机中的存储路径是随机生成、无法指定的,通过docker inspect中的mounts信息可以看到路径
· ENV:自定义环境变量并写入镜像的环境变量中($ENV),该变量可以被后面的指令调用,如ADD、COPY
· RUN:在docker build过程中运行一个基于基础镜像的命令(该命令需要在基础镜像中存在)。该指令可以使用N个,但是由于每一个RUN都会生成一个临时容器,为了减少镜像体积可以把多条命令放在一个RUN指令中,然后通过&&进行结合
· CMD:容器启动后自动运行的命令,如果设置了多个CMD只有最后一个会生效。在运行docker run时如果显式指定了命令则会覆盖CMD的配置
· ENTRYPOINT:类似于CMD指令用于指定容器默认运行程序,但是该指令无法被docker run的命令所覆盖,而是将docker run的命令作为ENTRYPOINT的参数,除非加了--entrypoint选项。所以一个命令需要接受参数的话就用ENTRYPOINT,该命令通常写为EXEC格式的,如果执行的命令包含变量则要显示使用sh来执行,如["sh","-c","echo $NAME"]
· USER:运行镜像时任何指令所使用的用户名和UID,默认的root用户有一定风险
2、Dockerfile优化建议
尽可能的选择体积小的初始镜像,如alpine;尽可能合并RUN指令;记得清理yum缓存和源码包;把变化的内容尽可能放在结尾
3、Dockerfile示例
Dockerfile默认文件名为Dockerfile,文件名首字母必须大写。
vim /data/dockerfile1/Dockerfile # Description: test image FROM centos:lastest RUN yum install nginx -y ENV DOC_ROOT=/data/web/html COPY index.html $DOC_ROOT #引用变量 COPY yum.repos.d /etc/yum.repos.d/ #确保源文件在工作目录中,并且目录目录必须以/结尾 ADD http://nginx.org/download/nginx-1.15.2.tar.gz /usr/local/src #如果是本地tar包会解压到容器的目录中,URL的话则不会} WORKDIR /usr/local/soft/ #使用WORKDIR指定目录 ADD nginx-1.15.2.tar.gz ./ #这里就使用了上面的WORKDIR VOLUME /data/web #将容器中的/data/web持久化到宿主机 EXPOSE 80/tcp 80/udp #将容器的80端口暴露给宿主机 USER 501 #UID可以是任意数字,但必须在/etc/passwd中存在 CMD ["nginx","-g","daemon off;"]
4、运行docker image build命令创建镜像,指定Dockerfile文件路径时可以使用绝对路径或者相对路径,但只用指定到上一级目录就可以了,它会自动到目录中去寻找Dockerfile文件,这也是为什么上面提到文件名一定要正确的原因
docker build -t test:v1 -f /data/dockerfile .
# -t指定镜像名,不指定的话默认为latest
# -f指定dockerfile路径,默认为当前目录中的Dockerfile
# .代表基于宿主本地的哪个目录进行构建,dockerfile里依赖的文件要存在于该目录中,如果该目录有大量不需要构造的文件,需要使用.dockerignore文件忽略指定文件
5、查看并运行新的镜像
docker images
docker run --name test --rm test:v1 ls /etc/yum.repos.d/
评论